健康養身★什麼!刷錯牙比不刷牙還糟-你不可不知的刷牙知識

什麼!刷錯牙比不刷牙還糟-你不可不知的刷牙知識

你會刷牙嗎?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有那些常見的刷牙迷思呢?也許當你看見這個標題的時候會覺得好搞笑,刷牙誰不會呀?擠下牙膏放在牙齒上刷就好了。刷牙是我們每天都在重複的事情,但是,很多人還是會陷入迷思,那麼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刷牙錯誤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常見的刷牙迷思有哪些吧!

  

迷思一:每天只刷一次牙

  正解:吃完一頓飯就要刷一次牙

  愛護牙齒的人早晚都會刷一次牙,而馬虎的人也許就只在早餐前對牙齒稍作清潔。但其實,最好的做法是:每吃完一頓飯就刷一次牙。

  在吃完食物10分鐘左右漱口或刷牙,可有效降低蛀牙出現的幾率。這是由於飯後10分鐘內,口腔裡的酸度達到高峰,酸性物質會侵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形成脫鈣現象,造成蛀牙。如果沒辦法做到飯後刷牙,可以用漱口代替。

  

迷思二:牙刷不需要保養

  正解:牙刷容易滋生細菌,要做好足夠的保養措施

  牙刷只要用上一段時間,就會有大量的細菌生長繁殖,其中有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等。建議一個月換一次牙刷比較適宜,一把牙刷的使用壽命不宜超過三個月。

  

迷思三:刷毛軟點刷牙效果更好

  正解:太軟太硬都不好

  太軟的毛易刷不乾淨,容易使牙齒殘留細菌得不到有效清潔。而太硬的毛,則容易傷害牙齒和牙齦,導致牙齦出血、牙齒受損等問題。

  專家建議,刷毛要選擇軟硬適中,或稍軟的(不能太軟)。目前的刷毛多用尼龍絲製成。具體來說,可分為兩種――普通絲和杜邦絲。杜邦絲彈性較好,不容易倒。

  

迷思四:牙刷刷頭面積大更省事或牙刷刷頭面積小更靈活

  正解:要綜合考慮口腔大小、張口程度和個人習慣等因素

  有的人覺得,刷頭大一點,可以減少刷動的次數,而且也能夠更全範圍地接觸到牙齒的各個角落。有的人則覺得,刷頭小一點,可以保證牙刷在口腔裡的靈活轉動,因此清潔更有效。

  

迷思五:刷牙越用力越乾淨

  正解:刷牙用力過大牙齦萎縮

  很多人在刷牙時很仔細,認為刷牙時間越長,越用力,牙齒越乾淨。而科學研究證明,那樣做牙齒會受到很大損傷。刷牙用力過大會造成牙齒表層釉質與牙本質之間過分磨耗,出現牙齒過敏、牙髓暴露、甚至使牙齦損傷、退縮,露出被包埋的牙根部。

  檢查標準是你的牙刷使用2-3個月即出現刷毛彎曲(在無接觸熱水的情況下)。

 

  其實,刷頭大小要根據各人情況而定,需要綜合考慮口腔大小、張口程度及個人習慣等因素。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專家建議,成人牙刷應是:刷頭長約2.54-3.18釐米,寬約0.79-0.95釐米;刷毛2-4排,每排5-12束。但是,成人也可選擇刷頭2.3釐米長、0.8釐米寬的兒童牙刷。

相關推薦

陰道口有突出物、下墜感別輕忽!現年74歲的李阿姨,約從5年前開始,常感覺到下腹部有下墜感,且陰道口能摸到一個如乒乓球大小的突出物,因羞於啟齒而遲遲未就醫。但隨著時間過去,突出物卻愈來愈大,約有棒球般大小,造成生活諸多不便。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上述症狀皆是因骨盆腔器官脫垂所引起! 骨盆腔器官脫垂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70歲的婦人家住南庄鄉東村,因喪偶一人獨居,長子已歿,2個兒子已結婚居住在外很少回家。婦人行動靠輔具協助且視力越來越差,基本生活需要他人協助,尤其是用餐及家務問題。鄉公所代表連繫苗栗縣長照中心,會同南庄A級個管師共同前往評估,經評估後轉介給B級單位頭份巿協和基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年近九十的林陳爽奶奶,早在兩年前就發現罹患肝腫瘤,直到最近吃不下飯、體力衰弱,家屬才帶其至醫院諮詢如何處理。經檢查發現,林陳爽奶奶的肝腫瘤已養到十八公分大,加上其年事已高,手術困難度相對增加,但因腫瘤沒有擴散,因此醫師力勸病人與家屬接受手術;其在接受巨大肝腫瘤後,恢...

閱讀詳情 »

有長期經痛,甚至性交疼痛、慢性骨盆腔疼痛等不適症狀,以及造成不孕等情況,不要輕忽,應該至婦產科詳細檢查。1名 25歲的許小姐,經期時經常下腹悶痛,某天在經期前突然急性下腹劇痛,緊急至醫院求診,診斷為良性罕見的「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 有長期經痛,甚至性交疼痛、慢性骨盆腔疼痛等不適症狀,以及造成不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