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可吸收式血管支架 冠狀動脈阻塞者福音

可吸收式血管支架 冠狀動脈阻塞者福音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式血管支架可吸收,還可回復血管活性!台大醫院參與國際臨床試驗,利用由聚乳酸類生物材料製成可吸收式血管支架,植入患有冠狀動脈阻塞者體內,不但讓血管恢復活性,減少動脈再度阻塞率,3年內還可被人體吸收,不過須自費12、3萬元。

台大醫院心導管團隊2012年加入研究「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國際臨床試驗,國內共有34名冠狀動脈阻塞患者參與研究,平均追蹤時間15個月,術後患者的血管情況良好,並無血管再狹窄或支架內血栓等情況發生。

台大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高憲立指出,過去心導管手術執行過程中,常需置放血管支架以撐開阻塞的動脈並恢復血流,目前主要是裸金屬及塗藥支架兩大類。但裸金屬支架的缺點,是置入後6個月的再狹窄率約20%左右;而塗藥支架的再狹窄率約4至5%,患者可能產生晚期支架內血栓,且支架會永久留在體內,進而影響血管的正常功能。

新式血管支架可吸收,改善傳統支架的問題。高憲立強調,「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是由聚乳酸類生物材料製成,能夠維持血管暢通並提供良好的支撐,讓動脈管徑大小定型,有助於心血管功能恢復,且3年內可逐漸被人體自然代謝分解吸收。若未來患者再度發生阻塞狹窄需要再次治療時,則不受植入物的干擾,可選擇較多的治療方式。

不過,高憲立提醒,若患者的血管過度彎曲或高度鈣化,都不適合使用新式血管支架,且目前沒有健保給付,須自費12、3萬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34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BNT陸續抵台,而學校施打作業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但家長們知道除了COVID-19的疫苗外,青少年仍應該接種哪些疫苗嗎?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主任兼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長提醒,家長目前專注於COVID-19疫情,很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與流感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形狀特殊,口感奇特,吃起來「透心甜」的釋迦可說是南台灣的代表性水果之一,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釋迦含有豐富維他命C及礦物質(鉀),加上熱量較高,相當適合想增胖、胃口較差及高血壓等民眾食用。北農在臉出貼出3種釋迦新吃法: 1.釋迦沙拉:鳳梨釋迦淡淡香氣,果肉紮實Q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0月1日是「國際咖啡日」,各家超商紛紛推出咖啡優惠。許多上班族一早進公司前,都會先買杯咖啡再到辦公室,這已是你我每天工作的日常。不過,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提醒,想以咖啡來提神,攝取量必須有所節制,曾有1天要喝上4大杯咖啡的房屋仲介,後來成癮不喝就覺得難受、不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在個人臉書發文,上午詢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野外登山跑步需不需要戴口罩,得到「為什麼要」回應;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陳時中說,口罩政策將陸續鬆綁,周日(3日)將宣布。 張景森貼文中,表示很多人都以為野外登山跑步必須戴口罩,以為防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