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可吸收式血管支架 冠狀動脈阻塞者福音

可吸收式血管支架 冠狀動脈阻塞者福音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式血管支架可吸收,還可回復血管活性!台大醫院參與國際臨床試驗,利用由聚乳酸類生物材料製成可吸收式血管支架,植入患有冠狀動脈阻塞者體內,不但讓血管恢復活性,減少動脈再度阻塞率,3年內還可被人體吸收,不過須自費12、3萬元。

台大醫院心導管團隊2012年加入研究「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國際臨床試驗,國內共有34名冠狀動脈阻塞患者參與研究,平均追蹤時間15個月,術後患者的血管情況良好,並無血管再狹窄或支架內血栓等情況發生。

台大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高憲立指出,過去心導管手術執行過程中,常需置放血管支架以撐開阻塞的動脈並恢復血流,目前主要是裸金屬及塗藥支架兩大類。但裸金屬支架的缺點,是置入後6個月的再狹窄率約20%左右;而塗藥支架的再狹窄率約4至5%,患者可能產生晚期支架內血栓,且支架會永久留在體內,進而影響血管的正常功能。

新式血管支架可吸收,改善傳統支架的問題。高憲立強調,「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是由聚乳酸類生物材料製成,能夠維持血管暢通並提供良好的支撐,讓動脈管徑大小定型,有助於心血管功能恢復,且3年內可逐漸被人體自然代謝分解吸收。若未來患者再度發生阻塞狹窄需要再次治療時,則不受植入物的干擾,可選擇較多的治療方式。

不過,高憲立提醒,若患者的血管過度彎曲或高度鈣化,都不適合使用新式血管支架,且目前沒有健保給付,須自費12、3萬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3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07年10月1日起將作為橋接心臟移植之特材「長效型心室輔助系統」(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納入健保給付後,根據個案登錄系統並追蹤病患植入後之情況,證實該項特材在納入給付後,不論病人的存活狀況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都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灣40歲以上男性,每2人就有1人有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ED),在全世界更有1億人口飽受ED困擾,然而,近年患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台灣男性醫學會常務理事蔡維恭醫師表示,在門診中甚至會出現25、26歲患者來求診,目前全球統計結果顯示,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陳先生照鏡子時發現頸部有明顯腫塊,且近月來經常喉嚨痛,赴醫檢查發現扁桃腺潰瘍,安排切片後確診為HPV感染造成扁桃腺鱗狀上皮癌,經採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後順利痊癒,但陳先生詫異本身不抽菸、不喝酒、不吃檳榔,卻仍罹患口咽癌?染HPV病毒 也是口咽癌危險因子亞洲大學附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人冬天會透過進補、吃火鍋、薑母鴨等高熱量食物來「抗寒」,不過一些錯誤的飲食觀念不但會讓自身腰圍變得不受控制,還會讓健康亮起紅燈。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醫師以下就針對一般民眾常有的「冬季四大飲食迷思」來一一加以說明。天冷食慾增 過量易發胖許秉毅副院長表示,許多人認為冬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