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直接脊椎式疼痛控制 術後不必躺三天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張太太因脊椎滑脫變形,長年飽受背痛腳麻的問題困擾,但害怕手術後傷口疼痛,遲遲不敢接受治療,經朋友建議到台北市聯合醫院進行微創脊髓手術,並同時給予直接的脊椎式疼痛控制,讓疼痛感大大降低。術後,張太太大呼,「傷口真的不痛又能活動自如,實在很神奇」。

一般脊椎手術都是在全身麻醉狀態下進行,除了極少部份的局部麻醉手術或內視鏡手術可當天下床,大多數病人進行脊椎減壓手術或鋼釘固定脊椎融合手術後,平均都得在病床躺3天以上。

收治病患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信彰表示,直接式脊椎疼痛控制方法是為患者進行脊椎手術同時,在傷口擺上一條細導管,透過細導管將麻藥源源不絕的送入脊椎傷口,藉由麻醉藥物直接作用在脊髓神經上,讓病患的疼痛程度降到最低,術後患者可回到病房稍作休息,體力許可還能下床活動。

陳信彰指出,傳統的脊椎式疼痛控制必須另外在病患的背部打針,用以放置輸送止痛麻藥的細導管在脊椎中,且常用在下半身手術,對於上半身手術或脊椎手術,則選擇靜脈式疼痛控制來緩解病患的疼痛,但因疼痛控制效果比較間接,且容易產生噁心感、嘔吐、皮膚癢、頭痛等副作用。

陳信彰強調,直接式脊椎疼痛控制方法,能有效控制傷口疼痛,大大提昇脊椎手術後病患的滿意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4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退化性聽損發生年齡約從50歲開始,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聽覺中樞退化,接收到的刺激減少,或因噪音刺激、疾病感染等外在因素導致聽覺器官加速老化,也恐影響活動意願甚至溝通力,提升失智風險,PSA華科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林龍森表示,中高齡者容易因聽損造成焦慮,導致社交活動減少,甚至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罹患大腸直腸癌人口有逐漸攀升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十多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柳營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醫師趙頌慈表示,包括遺傳、基因,以及飲食西化也是埋下罹病的危險因子之一,治療上,外科手術仍扮演重要關鍵角色,然而患者誤解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年僅20餘歲的鋼琴老師,長期飽受頭皮屑問題困擾,近期手指關節的紅腫疼痛也讓她在彈琴時感到吃力,頻繁求診都不見成效,直到奇美醫院皮膚科林旻憲醫師進一步檢查,才知道頭皮屑增多是因為頭皮長了乾癬,手指的紅腫疼痛源自於乾癬性關節炎;經過醫師的詳細解釋,患者這才驚覺手指關節不...

閱讀詳情 »

年約71歲從事飯店業經營的女企業家,素來身體硬朗,今年2、3月間腹、腰部突然爆發帶狀疱疹合併神經抽痛,經由西醫治療1個月後外表傷口痊癒,神經抽痛的症狀卻未消失,服用止痛藥、甚至注射強效類固醇僅能暫時緩解,藥效過後持續性地神經抽痛仍如影隨形。病程中不僅神情憔悴,短期內更讓她的體重急速消瘦8、9公斤,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