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鬆藥會使牙床骨壞死? 醫師:機率極低

骨鬆藥會使牙床骨壞死? 醫師:機率極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口服骨鬆藥物,會造成牙床骨骼爛一個洞?根據台大醫院最新調查發現,患有糖尿病、牙周病、拔牙、類風濕關節炎使用類固醇、高齡老年等狀況者,口服雙磷酸鹽藥物發生牙床骨壞死的風險,僅為每年千分之2.3以下,其他人則機率更低。醫師提醒,骨鬆不治療反而會造成骨折,甚至致死。

台灣是骨質疏鬆症好發地區,大腿骨上端髖部骨折的風險,排名更是亞洲第一。但根據健保庫資料統計,髖部骨折的病人在發生骨折後2年內,只有3成4曾接受治療,而開始治療後1年,還在治療的患者只剩不到3成。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蔡克嵩指出,多數骨鬆患者因害怕骨鬆藥物的副作用,會造成牙床骨會壞死而不願意服藥,擔心「當牙齒掉落,牙床骨骼會爛一個洞」。

為此,台大醫院牙科、內科、骨科及北護分院團隊,分析2000至2012年間院內7332名口服雙磷酸鹽藥物的骨鬆患者中,其多數有糖尿病、牙周病、拔牙、類風濕關節炎使用類固醇、高齡老年等狀況會發生牙床骨壞死的高風險者,結果發現,僅40名有牙床壞死,約0.55%,其中22名在牙床壞死前有進行拔牙或植牙手術。推估高風險者口服骨鬆藥物造成牙床骨壞死,僅為每年千分之2.3以下。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邱偉益表示,骨鬆患者服用雙磷酸鹽藥物後,其成分會與骨基質結合,當骨吸收雙磷酸鹽藥物會抑制破骨細胞,而失去骨吸收功能,進而預防骨鬆。多數骨鬆患者認為口服骨鬆藥物會造成牙床骨壞死,其實高風險者的機率並不高,其他人機率更低。

台大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正喆建議,高風險者口服骨鬆治療藥物,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至少每6個月定期口腔檢查,盡量避免拔牙或植牙等可能造成顎骨傷口的侵入性治療;若有拔牙必要時,應告知醫師正在使用雙磷酸鹽藥物,建議先行停藥一段時間再拔牙,當有牙齒鬆動、牙齦腫脹、疼痛時立即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1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01年「運動城市調查」資料顯示,近6成65歲以上銀髮族已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最常運動項目為走路與散步,其次為爬山、騎腳踏車、做伸展操及慢跑等,反而30多歲中壯年運動情況最差,竟不到2成,死亡風險大增。教育部體育署去年委託所做的「運動城市調查」,是以電訪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工研院11月6、7日舉辦「2013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邀請製造、市場、品牌各領域專家,涵蓋來自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多位極具代表性的醫材大廠、大型通路商、國際資產顧問公司等都發表精彩的演講。此次論壇,有來自全球前三大醫療保健集團,飛利浦醫療保健事業部大中華地區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由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所舉辦的「肝功能40拉警報」衛教影片甄選活動,已於11月1日開始徵件,希望藉由衛教影片比賽,喚起全台300萬B肝帶原者注重自身肝臟的健康,本次比賽重點需於作品中傳達出肝功能指數超過40這個數字背後潛藏的危險性,並發揮愛肝神探般的偵搜精神,利用不同的愛肝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資料顯示,女性憂鬱症患者約為男性患者2倍左右;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也發現,全台有12.4%的女性有明顯憂鬱情緒,平均每10位女性,就有至少1人須尋求專業協助,人數共約119萬名。該基金會建議,運動是紓壓減憂最有效的方式,平常最好能養成運動習慣,可避免憂鬱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