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0萬思覺失調病人若曾施暴、自傷 健保挹注6千萬新增「出院訪視」追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署最新統計數據,國內領有慢性精神病重大傷病卡近20萬病人中,約有5成為思覺失調症病人,近年亦常見有思覺失調症患者發起病來自傷傷人的新聞,為提高思覺失調症患者規律就醫,健保署今(3)日公布「全民健康保險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額外挹注6千萬元,針對4個面向提高照護給付,其中就針對有施暴史的高風險病人新增出院後的追蹤訪視。

健保署修訂的「全民健康保險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思覺失調方案)5月1日起實施,包含「擴大收案條件」、「新增高風險病人定義」、「提升財務誘因及增列服務項目」及「修訂品質獎勵方式」,由健保額外挹注6千萬元,預計增加1.9萬名病人受惠。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韓佩軒表示,其中新增出院後病人追蹤訪視及居家追蹤訪視的照護服務,就是鼓勵醫師主動積極介入治療改善高風險病人病情不穩定及未規則門診就醫的情形,在高風險病人出院後,3個月內,由醫護人員前往居家訪視6次,其中3次更希望跟衛生所人員或關懷訪視員共同訪視,讓醫療端跟公衛端能銜接起來。

韓佩軒說,針對高風險病人定義,健保也做了修訂,把前一年門診大於3次、入住急性病房、強制住院、住院治療2次、曾自殺、有施暴史等都納入,以提升對思覺失調症病人的連續性照護,希望藉由主動訪視,讓病人在治療後順利回歸社區。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需持續治療的疾病,健保資料庫統計數字顯示,因精神相關疾病就醫人數去年達145.4萬人,較十年前的94萬人成長54.8%,年成長率介於3.3到6.6%之間,其中思覺失調症病人約10萬人,而健保署自2010年起推動「全民健康保險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去年參與方案的醫療院所數已有146家,收案人數約6萬人,照護率達6成。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強調,本次修訂思覺失調方案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病人追蹤照護,所以於收案條件納入當年度新診斷的病人,以擴大照護對象;同時提升財務誘因,將「發現費」(即收案對象如屬未固定就醫或久未就醫者給予的獎勵費)由500點調升至650點、管理照護費由400到600點調升至400到1200點,並新增「發現確診費」(即收案對象如屬新診斷病人給予的獎勵費)650點,讓思覺失調症病人可恢復規則就醫。

健保署指出,為加強病人追蹤照護,本次額外增加預算用於新增出院後追蹤訪視費3000點/次,病人出院後3個月內可申報6次,其中3次須與衛生局及其所屬護理人員、心理衛生社工或關懷訪視員共同訪視。另新增居家追蹤訪視費1500點/次,針對非固定就醫且未住院病人進行居家訪視,提高治療依從性,使病人回復規律就醫。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婦人小便有異竟不痛不理 尿出「大紅西瓜汁」已經是癌

含可能致癌不純物急回收! 血壓藥「恩久平膜衣錠」國內已賣出26萬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蠟狀芽孢桿菌是一種可以產生毒素的細菌,是導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見原因之一,而由它引起的病症也被稱為「炒飯綜合症」。根據2019年發表在《微生物學前沿》雜誌上的一篇的文章,美國每年估計有63,000例由蠟狀芽孢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然而,絕大多數病例沒有被記錄,因為癥狀通常...

閱讀詳情 »

由冠狀病毒所引起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屬於高危險性的人畜共通傳染病,致死率將近4成,迄今仍無疫苗或藥物可治,現今已於歐、美、亞、非洲等地發生數千個感染病例。中央研究院與台大醫院攜手合作,結合奈米科技及冠狀病毒研究,在疫苗上獲得重大突破。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胡哲銘、臺灣大...

閱讀詳情 »

家住澎湖的72歲許阿嬤3年前開始有乾咳、喘不過氣症狀,但她總以為是小感冒,只到藥局拿止咳藥應急,不料近來咳喘狀況日益惡化,甚至「每天2點就起床等天亮」,好在經兒子安排返台治療,診斷為氣喘作祟,服藥後症狀改善,醫師提醒,感冒與氣喘不同,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黃建文主任表示...

閱讀詳情 »

62歲的陳伯伯日前在浴室不慎跌倒,送醫急診確診為6根肋骨斷裂,其中2根肋骨斷成3截,只要大聲講話或呼吸就會劇烈疼痛,連自行下床都成難事。馬偕紀念醫院外傷科、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楊于慧表示,3根以上多重肋骨骨折,且明顯錯位的病人,必須妥善解決疼痛困擾,因為,一般人每天呼吸次數達2萬次以上,否則在吸氣及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