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好不容易痊癒,後遺症卻是「毛」病最多!台北榮總今年7月中旬開始,針對新冠肺炎康復出院的病人設立整合門診追蹤,最新統計就發現,在1到3個月回診的病人當中,最多抱怨有掉髮問題(43%),其次才是睡眠障礙(39%)、關節痠痛(30%)、疲勞(26%)、肌肉痠痛(15...
閱讀詳情 »宋雪帆
拔完智齒後 鄰近牙齒鬆動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拔完智齒後鄰近牙齒鬆動怎麼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黃郁理醫師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在剛拔完時有可能讓相鄰的第二大臼齒有些微的搖動感。但幾周後若沒有特殊的狀況都會回復到正常,除非是原本就已經因感染而有嚴重齒槽骨的破壞否則不會造成牙齒鬆動。假如有...
閱讀詳情 »10 19起開放海陸空場站飲食 11 8起高鐵恢復自由座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高鐵開放自由座討論多日,今(18)日交通部長王國材宣布,11月8日開放高鐵10至12節車廂自由座,尖峰時間視狀況調整增加車廂,明(19)日客運轉運站與海空運場站開放飲食,國際場站開放出境動線飲食,入境維持禁止。 王國材表示,考慮高鐵預售票時程,恢復自由座將在11月8日...
閱讀詳情 »【有影】本土+0境外增1例 未來兩周維持2級警戒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文成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國內疫情穩定,最近新增的3例本土個案也都是舊案,疫苗接種努力進行中,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自10月19日至11月1日維持...
閱讀詳情 »疫情限制逐漸鬆綁…該準備快篩試劑了?醫傳授5妙招提升快篩準確度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核准發售居家快篩試劑超過兩個月,疫情逐漸趨緩後,民間單位積極自主管理,配合居家快篩,確保工作與校園環境健康。隨著民眾使用快篩試劑的經驗與需求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跟民眾分享快篩試劑的挑選與操作方法。居家快篩優點:及早發現、阻斷疫情為了避免群聚及降低醫療量...
閱讀詳情 »肉品「打針美容」裝雪花牛 霜降牛 食藥署要管了!明年起強制標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重組肉、加工肉品為了賣相、口感更好,常會額外注入油脂或食品添加物,製造有如「雪花牛肉」或「霜降牛肉」等外觀,以假亂真,容易讓消費者誤解買到的是油脂天然均勻分布的原形肉,食藥署決定要出手管一管了!今(13)日正式預告將「注脂肉食品」納入「重組肉食品標示規定」,最快明年7...
閱讀詳情 »常吃6種天然食物 幫助降低凝血風險 預防心血管疾病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通常醫師都會開立血液稀釋藥物,給有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心臟病,或是有心臟病發作、中風經驗的病患。根據Healthline報導指出,許多維生素、食物、草藥和香料,其實都可作為天然的血液稀釋劑,這些天然替代品可用於降低凝血風險,或是和處方藥一起使用。 然而,必須特別注意...
閱讀詳情 »眼睛也會中風!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 5大危險因子你中幾樣?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眼睛也會中風!今年70多歲的曹先生,身體還算硬朗,雖然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不過控制也還穩定,日前短短2周內左眼視力卻突然變差,檢查發現右眼最佳矯正視力為0.8,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則從0.8陡降至0.08,眼底檢查還發現有大範圍的視網膜出血,診斷為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即...
閱讀詳情 »惡性腫瘤治療費用貴,買對防癌險很重要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10/惡性腫瘤治療費用貴,買對防癌險很重要.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不少人觸摸到身體有一個硬塊,下意識會莫名緊張起來,會不會得了「癌症」,實際上腫瘤不一定是癌症,雖然都是塊...
閱讀詳情 »研究:間歇性斷食「Monk和尚減肥法」,減肥又降低糖尿病風險
外電編譯 梁少珊通常和尚飲食清淡、少吃,甚至過午不食。建康網站《Medical News Today》報導,有研究顯示,類似僧侶齋戒的斷食方法「和尚減肥法」(Monk Fast),能夠促進減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雖然報告顯示小於15%的實施者,曾經出現易怒和身體感覺寒冷的副作用,但依然有它的健...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