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1月10日是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包括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寶萊塢男星伊凡卡漢和資深演員馬如龍皆因此病不幸離世。彰基胃腸肝膽科林彥至醫師說明,有別於癌症細胞增生快速,神經內分泌腫瘤依其惡性程度有不同的成長速度,若惡性度高不僅增生快、轉移風險也高,然而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無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9)日新確診2名新冠境外移入,分別是緬甸籍漁工(第720例)與印尼籍船員(第721例),都在入境後居家檢疫期滿自費採檢確診,至今都沒有症狀。另外,第719例浙江台商患者,居家檢疫12天發病確診,外界質疑可能是本土病例,指揮中心強調在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期校園自殺事件頻傳,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常能聽到「哭又不能改變什麼、你要堅強點阿、認份吧、你能成熟一點嗎、這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必要這麼在意嗎、我也曾經這樣阿,還不是走過來了」,諸如此類的語言,彷彿是拴在腳上的枷鎖,讓人難以動彈。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李品賢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正式開跑,長庚紀念醫院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展場,特別規劃了『尖端癌症醫療』及『機器人治療』兩大專區共八大主題特色,展現了迎接AI智慧醫療時代來臨的旺盛企圖心,大受矚目。AI智慧醫療的輔助 減少人為偏差問題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親自到場為展場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伴隨醫美整形市場的蓬勃及快速發展,隆乳技術近幾年來不斷進化,從傳統的鹽水袋隆乳、果凍矽膠隆乳、水滴隆乳、自體脂肪隆乳,到現今的複合式隆乳,都象徵著隆乳手術在整形外科上的里程碑,也讓豐胸成為不少女性追求美麗能量的正當醫療行為。而如今自體脂肪隆乳在技術上又再度有了新突破,讓...

閱讀詳情 »

根據英國媒體路透社(Reuters)報導,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F1冠軍漢彌爾頓(Lewis Hamilton)今日確診武漢肺炎,幸好症狀輕微,目前他已接受隔離,將缺席接下來的巴林站比賽。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歐美國家也正面臨第二波疫情,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

閱讀詳情 »

兩次月經之間老是有少量出血,雖然醫師診斷為「排卵性出血」並非疾病,但會不會對生育能力造成影響呢?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只要有正常排卵就有自然受孕的可能,但有些夫妻可能會因排卵時的出血問題而避免同房,就很可能錯過受孕時機而無法懷孕;此外,經常出現排卵性出血問題者代表卵巢功能可能正逐漸衰退,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整形水貨未核准 低價植入物有代價以往隆乳多選擇鹽水袋,因觸感較不自然,逐漸被果凍矽膠(俗稱)(曼陀矽膠填充義乳隆乳)、魔滴(俗稱)(波力媚愛格爾乳房植入物)等植入物取代,自體脂肪隆乳也受到歡迎,愛美女性的選擇增多,然而其中也混入來路不明的水貨跟假貨,少了衛福部核可認證,...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611、612),均為印尼籍30多歲女性移工。指揮中心表示,案611、612於11月5日自印尼來台工作,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疑似症狀。2人11月18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全台灣每10萬人就有2.17人患有原發性免疫缺損症(PIDs),其中,國人較常見的是無免疫球蛋白血症,這群人因先天體內不會製造免疫球蛋白對抗外來的病菌,因此常出現反覆感染的症狀。在過去因疾病觀念不足或是負擔不起定期輸注免疫球蛋白的高額醫療費用,有些兒童長期嚴重反覆感染造...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