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報導 資料來源/林才揚醫師案例:『36歲的男性,長年受包皮過長導致反覆發炎所困擾。因害怕手術,所以每當發炎時就只能靠藥物及藥膏來治療,治標而無法治本。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包皮槍割除包皮過長的經驗,因此就鼓起勇氣到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門診詢問相...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今(27)日下午正式宣布「快篩實名制」明天開賣!根據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全台一共有4909家藥局加入販售,擔心搞不懂怎麼買嗎?針對購買方式、身分證尾數單雙分流的購買日,藥師公會懶人包一圖讓你全看懂。藥師公會表示,民眾屆時也可透過「實名制快篩販售專區」QR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普遍晚婚、晚孕,新婚後難孕的夫妻也越來越多。一名40歲熟女,結婚後努力「拚子」了一年,卻遲遲沒有好消息,於是就醫接受一系列檢查評估,沒想到進行子宮輸卵管攝影(HSG)時,這才發現自己的子宮結構和一般女性不同,確認為罕見的「完全性子宮中隔合併子宮頸中隔」,意即子宮...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單日本土確診破6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63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295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22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重症患者人數也再增加,今日新增4名中症患者,全數接種過二到三劑疫苗,但仍有...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國內兒童染疫人數不斷上升,讓家有幼兒的家長心慌慌。衛福部日前宣布6至11歲兒童將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另也採購BNT疫苗,但家長們在2種疫苗中難以抉擇。醫師指出,6至11歲兒童可打莫德納、5至11歲兒童可打BNT,打疫苗後染疫的話就可大幅降低5成住院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接觸者居家隔離縮短為「3+4」的新制今(26)日才上路,確診人數最多、負擔最重的新北市政府團隊卻已經擬出「居隔轉型試辦草案」,希望爭取完全免隔離,送交衛福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回應「還沒看到公文」,陳時中也說,昨專家會議都認為「這樣是太...

閱讀詳情 »

間歇性斷食吃對時間就瘦? 研究:熱量控制效果一樣 廣為流行的「168」間歇性斷食法,真的能達到更好的減重效果?《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近期刊登的研究指出,無論是否採取間歇性斷食,只要符合每日熱量控制標準,最重的體重下降程度並無顯著差異。從該項研究的數據而言,相較於進食時段,總進食熱量對體重的影響可能更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隔離「3(強制隔離)+4(自主防疫)」今(26)日正式上路,指揮中心也宣布可以回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公布,依接觸日17日到23日來計算,符合「3+4」新制明天就可以提早解隔的人數約有6.7萬人左右。另外,指揮中心也配合修正新的CO...

閱讀詳情 »

潮健康/郭家和       大小眼是「眼瞼下垂」  還是有其他原因害眼睛睜不開 眼睛睜不太開,拍照時覺得自己「大小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整形外科教授賴春生醫師表示,大小眼在醫學上稱為「眼瞼下垂」,可能與先天或後天因素有關。如出生時提眼肌發育不良,或...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臺灣的科技研發實力再獲國際肯定!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公布今年度獲獎名單,臺灣研究機構與企業共奪得9個獎項,居亞洲第一。其中,工研院連續六年獲獎,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今年再度以「精準健康」為主軸,「促進組織整合仿生3D列印技術(...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