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火鍋不怕胖~挑湯底選食材,不吃肥4原則

高溫驟降,又到吃火鍋的旺季,醫師指出,天冷適合吃火鍋禦寒,但火鍋不乏高脂肪及高熱量食物,是減肥族群大忌。若要吃火鍋不吃肥,建議應聰明選健康食材,搭配清淡湯底、醬汁,細嚼慢嚥,以降低肥胖風險。

吃火鍋不怕胖~挑湯底選食材,不吃肥4原則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很多人吃火鍋都以吃肉為主,例如肥牛、腸仔及豬肉片等,一餐普遍攝取超過1,000卡的熱量,比正餐建議攝取500至600卡,多出至少1倍,稍不注意,體重就容易失控。

火鍋減重 不吃肥4原則

一般而言,減重族偶爾吃火鍋並無妨,只是宜挑選清淡的湯底,忌選麻辣湯底;此外,火鍋煮越久,鉀離子會升高,建議不要喝湯。至於食材建議,可多挑青菜,還有富含蛋白質的豆腐與豬血等,也可選用魚肉等白肉,忌食丸子等加工食品。

基本上,減肥時最怕「湯、燙、躺、糖」,因此,肥胖族吃火鍋有4大原則要掌握:

  • 1.不挑吃到飽的店。

  • 2.不吃加工類食品,如:餃類、丸子。

  • 3.不喝湯與飲料、甜點與少沾醬。

  • 4.分段吃、先放涼、多喝白開水。

吃火鍋不怕胖~挑湯底選食材,不吃肥4原則

高溫驟降,又到吃火鍋的旺季,醫師提供不吃肥小秘訣。

肥胖地雷 選湯底挑食材

劉伯恩醫師強調,湯底與食材是引起火鍋族肥胖的隱形地雷。而湯底通常決定火鍋的熱量,由於民眾吃火鍋,第一步就是選湯底,因湯底沒有固定配方,所以想選低熱量湯底的撇步,就是看湯底的「濁度」,看起來愈輕淡,熱量也相對較低。

通常湯底「濁度」增加,熱量也隨之增加。而目前市售火鍋湯底,以蔬菜熬成的清湯鍋底(如:昆布、番茄)等,熱量較低。而高熱量的湯底,則以麻辣鍋、牛奶鍋、咖哩鍋及臭臭鍋等居冠,千萬要注意。

《湯底熱量比一比》

  • 1.低熱量湯底:和風昆布鍋、番茄鍋、清雞湯、酸菜白肉鍋。

  • 2.中熱量湯底:味噌鍋、泡菜鍋、南瓜鍋。

  • 3.高熱量湯底:麻辣鍋、牛奶鍋、咖哩鍋、臭臭鍋。

《火鍋食材聰明選》

  • 1.主食類:建議以全穀根莖類如:地瓜取代白米飯和麵食。

  • 2.蔬菜類:多選擇蔬菜類如:葉菜類、瓜類和菇類等,能使菜盤多樣又豐盛,且富含膳食纖維。

  • 3.豆魚肉蛋類:可選擇傳統豆腐、豆干、凍豆腐、低油脂的海鮮類(如:蝦、魚片、蛤蠣)或瘦肉(如:雞肉)以減少油脂攝取。

  • 4.火鍋料:應減少人工添加物,如丸子、起司球等,多吃容易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風險。

細嚼慢嚥 醬料清淡為宜

除了聰明挑選食材外,在醬料選取部分,建議應盡量以蔥、薑、蒜、香菜、蘿蔔泥、辣椒、香茅葉加入白醋、醬油做沾醬,選擇清淡口味,避免使用高油脂、高鹽份的醬料,如:沙茶醬、豆瓣醬。

建議,先煮蔬菜類食物(不宜煮過久,避免營養素破壞太多),再將豆魚肉蛋類放下去煮;進食則應掌握細嚼慢嚥,以及「挑一件、食一件」原則,同時湯不喝,若真的想嚐鮮,建議淺嚐即可,只要食材、湯底謹慎選擇,就能開心吃火鍋,減重不吃肥。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88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自五月爆發以來蔓延全台,企業產能、家庭經濟、百姓生計及生活步調皆受到嚴重衝擊,面對這些接踵而來的考驗,國人的緊繃情緒似乎已逼近臨界點。根據台中知名身心科診所的統計指出,診所五、六月的線上問診數比起三、四月反增加三成之多,其中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40歲的林小姐,有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因為經常腹脹不適,至診所檢查赫然發現卵巢有6公分的腫瘤,趕緊至醫院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卵巢癌,且癌指數將近500,三軍總醫院婦癌科主任王毓淇,立刻安排手術,並於術後接受化療,接著以PARP抑制劑作為維持性療法,至今快2年,癌指數都...

閱讀詳情 »

專欄目錄 別亂吃醋 選擇經長時間、繁複添統工序的巴薩米克醋 打造健康好體質跟著營養師這樣吃醋-巴薩米克醋入菜 一、番茄起司沙拉佐巴薩米克醋二、巴薩米克醋香料蘑菇三、巴薩米克醋漬蕃茄懶人也會做的健康甜點 改這一味更健康 還能提升食物的風味層次選擇好醋,才是調整體質的上上籤 別亂吃醋 選擇經長時間、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要回歸以往的正常生活,疫苗施打普及率相當關鍵!隨著台灣疫苗需求量大增,人民不只對於國外進口之莫德納、AZ等疫苗極度關注,國產疫苗也是近期焦點,民眾如能對國產疫苗有更深層的了解,未來在施打疫苗時才會有更多選擇依據。跟不上疫苗話題? 臨床試驗分期先搞清 疫苗研發跟新藥開發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