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吞嚥有障礙 電刺激治療可強化喉部肌群

吞嚥有障礙 電刺激治療可強化喉部肌群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把食物送入口中後,經由咀嚼從口中將食物吞到食道,再進入胃的過程就是一連串的吞嚥動作。然而,看似簡單的動作,從新生兒到老年人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吞嚥障礙,原因可能是先天異常、中樞或周圍神經系統受損、構造缺陷、鼻頭頸部接受放射治療後、老化及心因性問題等。可能是突然發生,如腦中風所致,或是隨著時間慢慢惡化,如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造成。

有異常至復健科確認

如果平時有觀察到家人有啟動吞嚥有困難、沒有吞嚥反射、吃完後口腔內仍殘存食物、流口水、不明原因發燒、經常肺炎、體重減輕、水分不足等症狀時,建議至復健科醫師或語言治療師進一步檢查,確認問題及早治療,以預防因吞嚥障礙所引發的合併症例如脫水、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肺部感染。

吞嚥時加強行為與控制

吞嚥障礙治療方法可分為直接及間接處理吞嚥問題。直接治療是指將食物放入口中,在吞嚥時加強適當的行為與動作控制,其中也包含是否需要改變食物的質地。例如吞嚥障礙患者在進食時,頭及身體須採取特定的姿勢和吞嚥技巧;或改變食物的軟硬度、濃稠度,以減少嗆咳或吸入的機會。

利用運動改善神經肌肉

間接治療是指利用運動來改善神經肌肉運動控制,達到正常吞嚥的需求。例如利用各種口腔肌肉運動來促進吞嚥肌群的活動度、協調度、肌張力,以強化口腔控制食團的能力;或利用溫度刺激提高吞嚥反射的敏感度及反射速度。另外,有些患者亦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或藥物治療來改善吞嚥障礙的症狀。

電刺激強化喉部肌群

吞嚥障礙患者進行吞嚥治療。除了使用傳統治療方式外,更可以電刺激吞嚥治療(NMES)的方式強化吞嚥障礙患者的喉部肌群,改善患者吞嚥障礙的症狀,除可提供神經肌肉電刺激外,還能提供患者以生理回饋方式進行訓練,大幅提高治療效能。

多一點了解及早發現警訊

隨著社會人口的結構愈來愈高齡化,潛在性吞嚥障礙患者的比率也愈來愈多。因此一般大眾對吞嚥障礙能多一點了解,能及早發現吞嚥障礙的警訊,接受完整的吞嚥功能評估,及早接受合適的吞嚥訓練,對於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是有很大的幫助。(文章提供/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組治療師 羅羽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最近食品問題層出不窮,從添加違法添加物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到違規添加工業用防腐劑的問題布丁,對於消費者而言,只要看到、聽到「食品添加物」,就人心惶惶,因此特別選擇天然、現做的食品。但其實食品添加物也不全然都是壞的,廣義的食品添加物,早在農業社會就有了,例如用紅花來染蛋、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最近氣候不穩定,時常下大雨,潮濕的空氣,使得過敏性鼻炎病人極易發作;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張羽晴表示,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溫暖而潮濕的氣候環境使得過敏症狀不能只是從虛論治,要從虛實夾雜的體質考量,濫投補藥不但無法有效改善症狀,更可能使鼻塞及耳、鼻、眼、喉癢的症狀更為明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老婦人左腳大姆指的末端突起,前端往第二小趾偏斜,她總以為是痛風發作,但經過醫師確診,並非痛風而是拇指外翻。開業醫孫德金醫師表示,長期穿不合適的鞋子,特別是尖頭、高跟鞋會引起拇指外翻,此外,也有遺傳因子的說法,穿鞋只是增加發生機率而已。根據統計,拇指外翻68%有家族性,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一名23歲妙齡粉領族,為了討男友歡心,忍痛隆乳後卻因發高燒掛急診,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時呈現敗血症休克,檢查後發現其乳房嚴重感染發炎,立即進行手術,緊急清創並從雙乳引流出將近1千CC的血水,得不償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家寧表示,這名23歲女性患者原本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