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子宮的健康與否,關係著下半生的生活品質。更年期過後,滴滴答答的經期停止,本以為可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沒想到又開始有不定期出血的狀況發生,讓人不禁擔心,是不是身體出了什麼狀況?
4個主要因素
臺北慈濟醫院婦科主任陳國瑚表示,子宮內膜癌是近幾年發生率逐漸增加的疾病,初經早、停經晚、未生育的婦女罹癌風險較高。除此之外,罹患該病的原因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1.飲食西化:現代人工作繁忙,常常選擇西方的速食解決一餐,食用紅肉量大於白肉,配上大量的油炸物,都是致癌因子。
2.肥胖與三高、糖尿病:本身肥胖或患有慢性病,容易間接影響到雌激素不正常分泌。
3.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長期不脫落,同時有肥胖、月經異常的症狀,應該定期檢查追蹤。
4.環境荷爾蒙:舉凡各類化學製品,如殺蟲劑、洗碗精,或是含有塑化劑、戴奧辛的工業製品,長時間接觸,有可能會造成身體的病變。
症狀:停經後出血、月經異常
陳國瑚醫師指出,停經後出血量超過5或10毫升,出血時間超過3天,就應該立即至婦產科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國外研究也發現,子宮內膜癌大致可分為2種型態:第一種是停經後,尚未生育過且年紀較長的女性,本身若有肥胖、三高等慢性病,患病率更高;第二種是體型瘦弱,細胞分化較差的年輕女性。
月經尚未停止的女性,只要超過2個月以上的不規則出血,就應趕緊做檢查;若月經混亂期超過3個月或是完全不來,在沒有懷孕的情況下,可能是子宮內膜開始增生,要是置之不理,過於老舊的內膜留於子宮內,就有可能發生變化,產生子宮內膜癌;另外像月經久久才來一次,每次出血量都非常大的人,也要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