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消基會調查市售不鏽鋼餐具共25件,雖然重金屬溶出全數符合標準,但該會檢驗委員會委員、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指出,不銹鋼若表面凹凸不平,有生銹、溶出重金屬可能,人體吸收恐致癌,建議民眾購買不鏽鋼餐具時,盡量挑選300系列的產品。目前約有150種以上不銹鋼。凌永健表示,不鏽鋼...
閱讀詳情 »宋雪帆
多次性行為罹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只要有性行為,30歲以上就應該每年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但有些未滿30歲卻已有多年性行為的女性卻容易忽略子宮頸抹片的重要性,導致一但疾病出現,無法提早發現即早治療。 女子24歲就生兩胎 自恃年輕以為不會罹癌 而台中就有一名25歲的曾姓女病患,17歲時因陰道分泌...
閱讀詳情 »女性想懷孕 把握37歲前生育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普遍晚婚、晚孕!醫師提醒,女性從出生開始,卵子數量會逐漸變少,當年紀超過35歲,卵子品質會下滑,而超過37歲,懷孕能力則明顯下降,若在規律、無避孕的性生活下都未懷孕,應及早就醫,並藉由醫療方式提高懷孕機率。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不孕症科主任黃泓淵...
閱讀詳情 »舉止慢半拍毫無自覺 恐是巨瘤擠腦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62歲廖女士原是教職人員,前兩年退休後親友開始發現她言行有異,無論說話、動作都像是被按了慢動作播放鍵一般,倍速放慢,但自己本身卻毫無自覺,之後甚至發生走路會逐漸往左偏的情形,日前因突然摔倒而送至光田綜合醫院,透過核磁共振檢查後,赫然發現女士顱內將近有1/4的空間都被...
閱讀詳情 »6成上班族午餐外食 國健署籲掌握4少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餐餐老是在外?外食美味、方便、多樣,但卻普遍有高熱量、多油、多鹽、多糖及少纖維等問題。調查發現,6成上班族每週至少有5天以上早、午餐外食,國健署因此呼籲,應掌握少油、少鹽、少糖、少熱量的外食選擇原則,並學習均衡、定量的搭配方法,當個健康外食的採購高手。根據統計,外食族常...
閱讀詳情 »頸下腫得像雞蛋 唾液腺結石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20歲的陳小姐近年來左頸下經常腫痛,尤其吃東西後會腫得像雞蛋一樣大,還會伴隨口腔內硬塊及頸部痠痛。檢查後發現,原來頸部下的腫塊是頷下腺結石。負責收治陳小姐的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蘇晉輝醫師表示,由於陳小姐頷下腺結石大小約0.6公分且在深層位置,雖曾在其他醫療院所嘗試幾...
閱讀詳情 »降心臟病機率 再忙也要吃早餐|健康達人網
文:黃瑞仁 現代社會相當忙碌,許多人一早趕著上班、上學,根本沒時間吃早餐,好不容易吃了一口,也因為開會、上課,就把早餐擱在一旁,到了假日想說可以好好吃頓營養的早餐,不料週間辛苦了 5 天,週末假日生理時鐘自然變成假日模式,睡到中午才自然醒,也錯過了早餐時間。現在有研究指出,要避免心臟病找上門,記得要...
閱讀詳情 »標靶藥建功 可縮小肝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針對中晚期肝癌治療,標靶藥物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名六十八歲婦人,因感染C肝後轉變為肝癌,雖接受手術切除腫瘤,但卻又再復發,肝腫瘤長大為八公分,由於無法再進行手術,之後接受口服標靶藥物治療,這名婦人的腫瘤逐漸縮小,只剩下二公分,目前仍在積極治療中。收治該名婦人的中國醫藥...
閱讀詳情 »防初老提早報到 八成民眾吃保健食品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有在吃保健食品嗎?根據一項線上市調結果顯示,有8成5的青壯年,自認未到初老年紀,但身體已出現「微老」症狀,而且有超過8成的受訪者,會選擇以保健食品來調養,藉此預防初老現象提早來報到。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加上紫外線、氣候驟變、3C電子產品等環境及科技的汙染,使...
閱讀詳情 »[漫漫健康]什麼是喉癌|健談
台灣每年約有500人罹患喉癌,大多數為男性,為什麼會有喉癌?喉癌又有什麼樣的徵兆呢? 喉癌好發於50至70歲男性,男女得病比例約為10(男) : 1(女)。 主要危險因子有抽菸、喝酒、營養不良(維生素A、B缺乏)、人類乳突病毒、自體免疫功能不良。 其中抽菸會提升5至35倍...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