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帆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發現,國內職場員工超過8成每日食用蔬果量未達三蔬二果之建議量、半數以上未達每週應至少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量,同時有近4成體重過重與肥胖;更有超過6成以上的工作者表示最近一個月有身體不適情形,且前三...

閱讀詳情 »

「女性出門不化妝嚇死人?」一句話成為選戰外的花絮。醫師表示,女性要氣色好、性感、吸引人,是需要一些小心機;基本上,不化妝不會嚇死人,但是,出門沒做好防曬,若又缺乏充足的睡眠,皮膚容易老化加速,才真正會嚇人。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應邀參訪藝文活動,暢談「美學」說:「我覺得日本女孩子好像比較漂亮,為什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40歲的黃先生在外商公司擔任主管,平時經常應酬,生活作息不定,每年都自費數萬元做高階健康檢查,但收到報告便丟在一旁,未回診追蹤也從不控制飲食。直到這1個月來經常感到疲倦無法恢復,食慾下降,頭暈不適。至門診就醫時發現肝指數突然升高,才知道是急性肝炎,且血糖飆升造成身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生殖醫學技術進步 與歐美國家並駕齊驅近年來,台灣生殖醫學技術及成功率與歐美國家相比,程度已不相上下,再加上嚴格法規保障,價格也較親民,吸引越來越多亞洲不孕症患者,遠渡重洋來台求診。馬來西亞夫婦跨海求子 滿載幸福而歸一對已結婚將近十年的馬來西亞夫婦遲遲無法懷孕,因緣際...

閱讀詳情 »

高溫驟降,又到吃火鍋的旺季,醫師指出,天冷適合吃火鍋禦寒,但火鍋不乏高脂肪及高熱量食物,是減肥族群大忌。若要吃火鍋不吃肥,建議應聰明選健康食材,搭配清淡湯底、醬汁,細嚼慢嚥,以降低肥胖風險。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很多人吃火鍋都以吃肉為主,例如肥牛、腸仔及豬肉片等,...

閱讀詳情 »

過去認為的高血壓是140/90毫米汞柱以上,而2017年11月美國心臟協會重新定義130/80毫米汞柱以上即為高血壓,原因是當血壓超過130/80毫米汞柱時,出現心臟併發症的風險是血壓正常者的2倍,因此下修標準來提醒民眾,當達到新標準時就是一個警訊,就要開始控制血壓。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身體健康、調整生活型態,也是防範疾病的保健方式之一。運動風潮幾乎席捲全民,但您知道運動的正確方式嗎?小心身體狀況不佳、運動姿勢不正確,強身不成,反而迎來運動傷害。運動傷害5大危險因子 運動環境、護具是關鍵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怡君表示,運動傷害的危險因子眾...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高達14%,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齡長輩。因此,如何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已是多數長輩重視的議題。 據研究指出,40歲之後肌肉量每10年減少3-8%,70歲後每10年流失量更高達15%。專業藥師林帛縉表示,要判斷肌力是否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有位41歲黃小姐,於三年前開始全身各處起搔癢感,嚴重時曾去急診就醫打點滴,經西醫診斷為蕁麻疹,但抽血檢查卻無發現過敏原,抗組織胺未吃馬上發作,只要每天晚上一發作就沒法入睡,上班也是到處亂抓,即使用減敏療法也無效,因此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予以「換膚方」一天早晚各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延續前幾個月介紹的情緒繪本-彩色怪獸 the color monster,今天要介紹的書是「我想念你」,這是「我的感覺系列書籍」當中的第一本,今天讓我們談一談「想念」這件事情。吳宛亭諮商心理師表示,很多家長會帶著所謂「分離焦慮」的孩子來找心理師,因為擔心孩子面對分離時的焦慮...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