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在國內已進入社區流行化,每天確診人數快速攀升,許多民眾在染疫後常因衛生單位作業程序遲遲無法取得證明,不知如何跟公司請假,對此,勞動部有新的應變措施,勞工在確診後,可以提「健保快易通 健康存摺APP」PCR陽性截圖,作...
閱讀詳情 »健康養身
女性生理期喜怒無常有原因? 恐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纏身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根據國外統計資料,平均每10位女性就有1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常見症狀包括長期嚴重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甚至導致不孕症的發生,這是臨床上發生率最高的婦科疾病之一。且有報告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狀產生的慢性疼痛會讓女性較易產生憂鬱、焦慮等...
閱讀詳情 »大疫年焦慮!6種人易陷入群體恐慌 精神科醫師提5字訣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藥局門口永遠大排長龍,不少人急於搶購實名制快篩。回顧過去:疫情初期排隊買口罩,搶購物資與衛生紙等,我們從沒遇過的疫情與戰爭等狀況,使得排隊熱潮與「XX之亂」重複上演。回顧各國出現大流行時,經常發生不理性的搶購現象,例如搶購衛生紙或食物,舉世皆然。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閱讀詳情 »復健科醫師教3撇步挑滑鼠! 避免肩頸痛和肌腱炎上身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全台疫情升溫,混合辦公模式已成為常態,鍵盤滑鼠品牌Logitech羅技關心台灣上班族,委託東方線上市調公司進行「2022上班族辦公行為大調查」,結果顯示,疫情混合辦公下,上班族對工時感受平均增加2小時,每日平均使用鍵鼠6.8小時,95%上班族有感身體痠痛與疲憊感,其中...
閱讀詳情 »9旬嬤腳痛以為骨刺復發 竟是沾黏引起神經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90多歲婆婆,脊椎開過2次手術,近期左腳劇烈疼痛,只能坐輪椅代步,家人以為是骨刺復發,帶至醫院檢查,竟發現是先前椎間盤切除及固定融合手術,造成神經沾黏所引起神經痛;經醫師採取神經沾黏解離手術,並使用防沾黏凝膠,術後疼痛緩解效果相當好。 脊椎退化性疾病 老年人占8成 ...
閱讀詳情 »低頭族也是青光眼高危險族群! 眼科醫師解析治療趨勢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青光眼是全球導致眼盲的第2大主因,在台灣初估有10多萬人罹患青光眼,年紀愈大比例愈高;由於目前長時間使用手機的低頭族愈來愈多,也因此青光眼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且大多數患者毫不自覺,直到視力檢查時才發現眼壓異常低下,導致視神經萎縮,甚至會造...
閱讀詳情 »代謝症候群增染疫重症 專家曝澱粉類食物吃多恐這下場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腰圍一年比一年粗?BMI默默升高?別以為只是久坐發福,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各種疾病隨之而來。據國民健康署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0歲以上國人超國5成有腰圍過粗且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情形 ,如果沒有及早治療,代謝症候群患者將比一般人多出6倍的糖尿病風...
閱讀詳情 »天氣熱私密處癢 痛 婦科名中醫不藏私的抗菌坐藥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女性久坐辦公室,常常感覺外陰部搔癢,疼痛,癢到想要搔抓下體,由於姿勢不雅觀,就只能假借上廁所時處理,但是長期的摩擦,搔抓反而使症狀更加嚴重,於是求診婦產科檢查,才知道原來是外陰前庭炎。中醫師周宗翰說明,女性的外陰前庭部,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生殖構造,位於小陰唇內側...
閱讀詳情 »本土疫情狂燒不敢回診! 醫憂思覺失調症患者病情惡化
【NOW健康 陳如頤/苗栗報導】這波Omicron本土疫情直線上升,單日確診人數已進入「萬例時代」,指揮中心防疫政策也滾動式調整,「簡訊實聯制」已由「社交距離APP」取代,隔離天數縮短朝向「以篩代隔」的模式,面對防疫政策的改變,讓許多人不免擔憂。尤其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病友,疫情的波動,恐也牽動病情...
閱讀詳情 »痔瘡會自然康復嗎? 醫師盤點4級治療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痔瘡是許多人難以說出口的隱疾,不少病人罹患後更會不好意思前往就醫。根據成大醫院統計,國人罹患痔瘡機率高達86%。對此,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雨農表示,隨著年紀增長,肛門痔瘡結締組織慢慢退化無力,痔瘡就會慢慢膨出,加上任何會造成肛門壓力升高的狀況...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