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5日

改變歷史的瘟疫 疾病最可怕之處在於它總是突如其來。2002年11月在廣東佛山發現的首例「SARS」患者即是如此。來得突然,傳染迅速。到2003年,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SARS」導致的死亡人數為919人。恐懼的情緒甚至讓人們變得疑神疑鬼。然而,在歷史長河中,「SARS」不過是滄海一粟。與曾經肆虐歐亞...

閱讀詳情 »

讓瘟疫現形的「細菌學之父」 瘟疫,是對於具有傳染力的疾病的通俗說法,「瘟,疫也。」在中國的史料中,很早就有關於「瘟疫」的記載。《黃帝內經》中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的記載。東漢時期的《傷寒雜病論》也說過:「建安紀年(西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

閱讀詳情 »

南韓疫情蔓延,民眾買口罩大排長龍。(圖/取自臉書) 優傳媒記者胡智凱/綜合報導 基於「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大陸官媒持續向全世界輸送抗疫經驗,環球時報今(25)日就指點南韓,抨擊對方至今沒有切斷大邱與全國其他地區的交通聯繫,強調須更堅決採取行動。 環球時報在《疫情正...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邊真沒有醫用外科口罩,通勤族有「布口罩」在手就不怕!全台口罩產能還來不及全民需求的當下,食藥署今(25)日公布最新研究發現,只要是使用不織布、活性碳或可防PM2.5材質的「布口罩」,其實細菌過濾率可達到80%以上,足夠通勤族自我防...

閱讀詳情 »

▲護理師張莞爾(中)臨危授命出任務。(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滯留中國武漢的血友病童母子昨晚返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兩人的一採結果是陰性,須等待24小時後再進行二採,如果皆為陰性的話,兩人將送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而「全程押陣」的護理師張...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27例家庭群聚再冒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第31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就是第27例的孫子,第28例的兒子,曾經於2月11日及19日兩度到醫院探視第27例,雖然無疑似症狀,但在接觸者採檢中確...

閱讀詳情 »

▲適逢開學與228連假,請民眾落實個人手部、呼吸道衛生及生病多休息,防範傳染病威脅。(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勤洗手、戴口罩,全民嚴防新冠肺炎,流感疫情先受惠!疾管署今(25)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數字,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5萬2135人次,寫下5年來同期新...

閱讀詳情 »

▲(照/台灣血液基金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竄燒全球,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波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台灣血液基金會今(25)日表示,凡近期曾到訪中、港、澳、韓國以及新加坡、日本、義大利的民眾,需於離開該地區後暫緩捐血28天,以確保血品安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目...

閱讀詳情 »

嬰幼兒會被劇烈搖晃的情形常常是因為寶寶哭鬧不安,而照顧的大人無法安撫讓小孩安靜下來時,因氣憤或挫折的情緒導致失去控制,將小孩緊抓抱起劇烈且無數次快速地搖晃嬰兒,此為「嬰兒搖晃症候群」,後果可能造成小孩的腦損傷、失明、癱瘓、抽搐痙攣,甚至死亡。發生的年齡從新生兒至4歲都有,大部分病例發生在1歲前。造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經常喝熱湯容易罹患食道癌,但菸、酒、檳榔帶來的致癌風險更大。除了食道癌以外,還可能誘發口腔癌、頭頸癌等,醫師提醒,有上述不良習慣者,應該至少每半年到1年至醫院接受1次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工作需要,75歲秦爺爺年輕時常菸酒不離身,...

閱讀詳情 »